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创新,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中以科创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19 级本科生王泽垚,满怀热爱,大学期间坚持在创新创造中深耕细作,在奉献社会中汲取青春能量。
“我一定要拿到全国一等奖”
2019 年对于王泽垚来说是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怀揣梦想,步入了常州大学的大门,也是这一年,常州大学第一次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起重机创意大赛”一等奖,这则新闻引起了王泽垚的注意,由此开启了他的“起重机竞赛之旅”。
入学伊始,王泽垚就发现自己所在的常州大学机器人产业学院有点“另类”。 “产业学院的特色在于共建共管、共融共享,我们称之为政校企合作共同体。”常州大学校长徐守坤如是说。学院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在选择专精学习的专业方向的同时,学院也为大家跨学科选课提供了课时安排上的便利,选课自由度相较于其他专业要高得多。2020 年,王泽垚第一次参加起重机竞赛。怀揣着对机器人行业的无限热爱,依托学院提供的特殊便利条件,他开始全面学习有关机械制造、电子、自动化以及机器视觉方面相关课程,并通过慕课自学项目管理知识,为参加起重机竞赛积极做着各项准备。
首次参赛,由于经验不足,王泽垚团队只获得了二等奖。赛后,王泽垚认真总结,在学院以“开题-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实物制作-实验验证-优化提升” 为流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中不断打磨专业技能,团队缺什么他便去学什么,什么技术需要突破他便去钻什么,每天都要进行10 小时以上的技术钻研,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上愈攻愈深。第二年参赛,王泽垚设计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机构,但是由于缺乏可靠性测试,在全国总决赛出现故障,铩羽而归。
2022 年,王泽垚第三次站上了起重机竞赛的舞台,这一次,他志在必得。前两年的参赛经历教会他不仅要关注机器人本身的特性,还要重视规则、场地等,要想拔得头筹,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起重机竞赛的团队一般都有5 名队员,但是王泽垚战队仅有两名队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团队中的“技术流”角色固然重要,项目管理者却更难能可贵,绝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胜任的。作为项目管理者,他一方面要为团队制定科学的赛季规划、对项目组进度进行监督、协调解决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尽一切可能找时间多学技术,弥补人员不足的缺陷,充分发挥“螺丝钉”的作用。他经常熬到深夜,反复打磨,设计出了“成本低、速度快、重量轻、可靠性强”的物流小车,终于一举夺魁。
臻于至境,止于至善,无限进步,永不满足,从全国二等奖到全国一等奖,这是对于完美的无限追求,也是一个硬科技创新创业者的人生信条。
“我希望尽我所能为社会解决问题”
现在的王泽垚是一名常州大学的“准毕业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四年前开始,他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未来的工程师了。“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毕业时,即具备在企业工作1 年的工程师所具备的实践创新能力。”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曾经这样说。四年来项目实战锻炼的独立思考、实践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让王泽垚从“校园人”迅速切换到“工程师”,即将实现无缝对接。
作为一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王泽垚在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拿到的工作邀请机会却是和项目管理工作有关,这既得益于他四年在校期间从大量高强度的项目和竞赛中获得的锻炼,更是因为机器人产业学院对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要努力寻找社会痛点,并且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王泽垚这样定义他们的专业,“我们不是拿着锤子去找钉子,而是看见钉子去找锤子。”
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既能围绕国家发展趋势发掘社会“痛点”,又能运用所学技术知识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这是时代的“风口”,王泽垚紧紧抓住了这个风口,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在综合项目二的课程中,学校请来一些企业,这些企业罗列了若干问题,让学生进行“双选”,期待能共同解决这些难题。他负责的预灌封大规格产品硅油喷涂项目,通过与厂家的多次沟通,逐步明确使用场景,将原本的“小屏”方案换成了“大屏”,更加适合工人去操作,获得了厂家认可,现在已经在实际中得到了运用。“我们比其他大学生更知道企业需要的是什么。”这是王泽垚对于四年大学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当代社会,老龄化社会问题愈加突出。2021 年,王泽垚和他的团队围绕智慧康养领域开展科创实践。在医院和养老院,王泽垚洞察到为下肢失能老人清理排泄物的困扰,他从用户思维出发不断探索,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可穿脱纸尿裤、清洗身体和处理排泄物的全自动清洗护理床原型机,并申请了发明专利。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王
泽垚相信,用知识武装自己,积极回馈社会,践行“青春报国复兴有我”的铮铮誓言,是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
“兴趣是我最好的老师”
“如果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行业,那么即使过程艰辛,他也会是快乐的。人的一生这么长,如果不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到老了一定会因虚度光阴而后悔。”家中有长辈从事与项目管理相关工作,家学渊源,耳濡目染,项目管理对于王泽垚来说似乎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长辈告诉他,项目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充满乐趣的工作,王泽垚从早期的不以为然到如今以此作为职业生涯的起点,其中没有任何强迫,而是在学校给予的无数次竞赛和项目实战中积累出的兴趣以及培养出的技能。家庭的影响或许只是一颗平平无奇的种子,通过辛勤汗水的浇灌,终于盛放出了美丽的花朵。
“学校教会我们的是思维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这让我们在团队中能够胜任任何角色,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方向。”正是因为如此,尽管王泽垚学习的专业并不是项目管理,却能以“项目管理”作为求职意向收获了大疆抛来的“橄榄枝”。 王泽垚自我评价是“学院在新工科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一件成功的产品”。 找到了兴趣所在,更需要技能傍身。正是学院的项目化课程,使他比起以项目管理作为专业的学生来,也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在项目化课程中,我们动手实践,项目化课程的跨学科知识形成、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将是我终身受用的财富。”
王泽垚还将他项目管理的能力拓宽到对于团队的管理上。2022 年,临近机甲大师赛,王泽垚和他的团队正全力备战。每天清晨,队员们都会接到王泽垚的电话。他全天在各个机器人的调试区域走动。每天晚上,王泽垚还会进行复盘,他会点对点进行验收,和每位队员对接分析风险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大家都称他为“睡在实验室的男人”。
每个人都值得为自己的梦想不断追求,王泽垚的梦想是什么?是看着一台台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机器人从他的手里诞生?又或是说从零开始做起重机到如今成为项目管理者的蜕变?王泽垚在一个又一个项目中用自己的管理能力带着大家一起排除风险,迈向成功。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梦想更蔚蓝的天空。王泽垚正怀揣梦想,撑着一支长篙向远处航行。(盛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