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的马尾,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思路清晰,侃侃而谈,独立而自信…… 7 月 29 日午后,在海州区学院路茗昇花园小区的廉租房内初次见面,王莉“工科女”的特质便在记者面前显露无遗。
父母先后罹患脑梗死致残 海州女孩考取常州大学
今年高考,毕业于海头高级中学的王莉,以 508 分的成绩考取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然而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7870 元的学杂费却让本不宽裕的一家人犯了愁。
去年来,王莉的父母先后罹患脑梗死,双双落下了偏瘫后遗症。除了每月的残疾补贴,拖着未愈的病体,王莉的母亲就只能开着残疾人车赚取微薄收入,供女儿读书,这也是家中目前唯一的收入来源。 至今,一家人还住在社区联系的廉租房内。
“爸爸原本是药厂职工,下岗后为养家供我读书,他开过三轮车,还当过保安。”作为家中的小女儿,王莉心疼地告诉记者,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2020 年春节后,父亲曾因脑梗死入院抢救,虽捡回一条命,但却落下了偏瘫,那年自己读高二。然而祸不单行,今年 1 月初,就在王莉备战高考的节骨眼上,母亲也因脑梗死入院,出院后半身不遂。
“为了分担生活的压力,我读六年级时,每天早晨 5 点半,妈妈便准时出门干活,通常要忙到晚上七点多,但收入微薄,每月只有一千五到两千元左右。 ”王莉告诉记者,即便是今年初脑梗出院后,仅十天后妈妈便强拖着病躯外出干活,只为了给即将考大学的自己积攒学费。
“只要有时间,她还会主动分担家务。”王莉的妈妈自豪地告诉记者,从六年级开始学做饭,这些年女儿练就一手好厨艺,包饺子、炸肉圆都不在话下。 这个暑假,懂事的王莉还在一位好心阿姨的介绍下为城区的孩子补习数学,她骑着旧自行车每周三次往返十公里,只为给自己挣取大学学费,替父母分忧。
常大送来慰问金和好消息 照亮学子今后求学路
在得知王莉这一消息后,常州大学立即行动起来。 7 月 31日上午,常州大学委派江苏省第十四批科技镇长团成员,目前挂职于海州区科技局的常州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咸东进来到王莉家中。 他代表学校送去了 6000 元慰问金,以及生源地助学贷款和学校的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社会奖学金申请方法及流程,并留下了王莉所属学院负责困难资助的老师联系方式。
与此同时,常州大学连云港校友会的成员、在上海经商的企业家刘祥,主动承诺将承包王莉大学四年的学费。他们用爱心和温暖,共同照亮了女孩王莉今后的求学路。
“太感激了,感谢常州大学,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好心人!”昨天上午,面对校方和来自爱心人士的温暖关爱,王莉和妈妈的心中暖暖的,连连向大家道谢。
咸东进告诉王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常州大学可是王牌专业。 听到老师的话,王莉笑得很开心。“当初报考志愿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学科,希望将来能为社会进步发展做贡献。 ”喜欢化学的王莉说,“高分子材料在信息、生命、工农业以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应用广泛,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 ”
离开王莉家前, 咸老师笑着对王莉说,“希望优秀的你也可以成就优秀的常州大学! ”
(《苍梧晚报》记者 杨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