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 中国学术委员会网络秘书处落户常大
 
   发布时间: 2022-03-07    浏览次数: 735
 

本报讯  5月28日-30日,首届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倡议组织中国学术委员会会议——暨PRME中国网络成立大会在常州召开,大会由常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常州大学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常州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PRME中国网络是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倡议组织在中国首次成立的分支机构。常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蒋军成教授,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亚洲教育北京论坛荣誉秘书长姚望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专委会理事长、国家留学基金委原秘书长刘京辉博士,国际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学术委员会委员黄海峰教授,常州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华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负责人郭毅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曹瑄玮副教授,亚洲教育论坛执行秘书长刘秀华女士,北京益地友爱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罗红波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8日晚进行大会开幕式,蒋军成、姚望、刘京辉致辞;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负责人梅特·摩尔辛(Mette MORSING)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王永贵教授,清华大学(深圳)企业创新与成长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湾区国际商学院创始院长孔英教授等通过现场连线方式发表致辞;著名生态教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国际生态发展联盟总顾问张象枢教授为会议送来了书面贺词。

蒋军成表示,常州大学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江苏产业发展需要为己任,聚焦绿色化工、本质安全、生态文明等领域,凝练形成了以化学、材料为特色的学科优势,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化工安全教育联盟、“城乡矿山”产学研联盟。常州大学秉持“责任”校训,发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将责任管理教育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融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与文化引领的全过程,为大学责任管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常大贡献。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亚洲教育北京论坛荣誉秘书长姚望博士则表示,每个个体和大自然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感。首先,我们要大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包括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其次,要注重社会责任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将年轻人培养成既有责任意识,也有责任能力尤为重要;最后,要强化社会责任的实践,教育要与社会责任管理教育的实践结合,要提供经验、场合、条件,落实到具体活动中,才具有意义。PRME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里程碑,应该成为教育领域的基石。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专委会理事长、国家留学基金委原秘书长刘京辉博士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语言和共同目标,也是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着力竞争的领域,同时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照系。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PRME)作为交流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外高校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中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将会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多贡献。

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负责人梅特·摩尔辛博士通过连线向PRME中国网络成立发来祝贺。她表示:“大学不仅应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和实践型人才,还应肩负助力学生成为有道德、会创新、爱岗敬业的领导者的使命,这样有助于对国家和世界产生积极影响。希望通过该倡议能让中国商学院、与管理相关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高校能更好地融入全球PRME社区,并在中国积极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教育的可持续转型。”

常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兼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华良教授本次当选首届PRME中国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执行主席。他认为,责任管理教育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前践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责任管理教育就是要培养有责任感、能够为社会承担责任的青年,青年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因此,我们需要改造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应的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责任理念,让学生在高校里就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在社会上就可以为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个人力量。

全球PRME委员黄海峰教授代表梅特·摩尔辛博士,为常州大学PRME中国网络机构颁发牌匾。常州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陆华良教授与亚洲教育论坛执行秘书长刘秀华签订合作协议,常州大学获得主办2021亚洲教育论坛年会“责任管理与青少年成长教育论坛”资质。

首届PRME中国学术委员会大会由联合国全球契约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国际生态发展联盟等机构支持,由常州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将国际先进的责任管理和可持续教育理念融入到经济管理与商科教育中,将助推中国高校与世界先进院校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赵丹丹 刘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