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3日至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在天津大学举行。我校学子经过层层角逐,获国赛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2项。其中高教主赛道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金奖1项,银奖1项,首次获得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国际项目金奖,金奖总数、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我校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校领导全面部署参赛各环节的相关工作,给予项目团队以悉心指导和暖心鼓励。学校于2022年10月份发布大赛校赛预通知,动员学院切实抓好大赛的组织工作,重点挖掘和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参赛项目,寒假期间开展重点项目训练营辅导打磨工作。2023年2月24日正式发布大赛校赛通知,启动校赛报名及项目遴选工作。大赛校赛由石油工程学院承办,开赛以后经过学院广泛发动,师生踊跃报名参与,全校1127个项目成功报名参赛,其中高教主赛道888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68项、产业赛道71项,累计参赛学生4802人次,参赛学生数达3347人,参赛项目和人数达新高。学校先后组织了政策解读、选题指导、校内选拔(含网评、路演、训练营)、赛前打磨、路演训练等系列活动,不断完善和提升参赛作品质量。经过层层选拔,我校在2023年大赛省赛中再创佳绩,共获省赛奖项24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省赛获奖总数量和一等奖数量再创新高。在国赛现场中,我校选手表现优异,斩获国赛3金、4银、2铜的历史最佳成绩。
“驰能无限”金奖项目所在学院——华罗庚学院 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 中以科创学院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及“一个点子”的孵化模式使得“驰能无限”项目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机器人产业学院负责人表示,竞赛成绩的取得是学院硬科技创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通过学院陪伴式创新创业训练和本次大赛,团队成员们形成了自主学习、学用相长的学习习惯,加深了对于洞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思维方法的掌握,强化了专业自信、团队自信及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宽宏大量”金奖项目指导教师周子云老师表示,团队历时四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获得金奖,取得了圆满的结局,同时也揭开了新的篇章,站在了新的起点,实现高精尖装备的国产化替代是一项长期工程,团队希望未来在学校推进专创融合和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持续做好这个项目,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为学校建设成为“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贡献力量。“靶向之星”金奖项目负责人杜坤达表示,大赛为海外留学生提供了平台,鼓励大家回国投身创新创业,通过积极参与比赛,海外学子在留学过程中加强了与海内外高校的技术合作,显著提升了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会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大学承办。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以“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为目标,分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和萌芽赛道。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1个国家和地区5296所学校的421万个项目、1709万人次报名参赛,1260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 (王华 章莹 各团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