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绵绵不绝,我想这应该是可以形容当今车流盛状的。也正因为车流的不断绵延,人在车上的情感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快餐式的生活方式有时候味同嚼蜡,为达到目的的生活只是目的,似乎忘了过程的意义。
国庆又是一阵归乡潮,高速上也是车挤车,服务站里人挤人,只为归乡。其实每个人在外工作学习,都或多或少有些疲乏,家乡像是等待候鸟回归的暖巢,期待着每个归乡的人。看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辆,或快或缓,发现车窗里要么是刷着手机,要么是蒙头大睡。可能车程颠簸,困不知累,虽然拿着手机,我却有时觉得空洞。
不知从何时起,坐客运车或者私家车长途出行,我不太喜欢一直刷着手机,可能是因为会觉得眼酸,更主要的原因是真的不喜欢。我更爱的是望着窗外,看着漫漫未曾谋面的山野,想着几乎不怎么有关联的事与物。那个时候的脑袋是充实的,又可以说是空洞的。
有时嬉笑自己这个行为太过老年化,年纪二十不到的一个人,却有着老人的习惯。我会想如果老人在家不干活不做饭的时候都在干嘛,我不曾留意,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去找一些快餐式的东西,更不用说那些娱乐刺激的项目。直到某一天做题时看到一篇文章,我才发现真的可以描述坐长途车时的心情:
快餐式的生活不过是从一个娱乐车厢奔向另一个娱乐车厢,不会驻足留意车厢外的一切。车厢内灯红酒绿,车厢外宁静如斯;车厢内人躯壳空洞摇曳,车厢外充实稳重。生活里的空洞一两次就够了,就像坐飞机,舱外除了云以外连鸟儿都不曾有,因为有了鸟儿,造成的伤害将是难以弥补的重创,它必将形单影只,循规蹈矩,最后甚至厌倦。
想来这样的想法不止一人有,言不同但是它表达的意思却可以神似。
忘了驻足,忘了回想,忘了慢步,只是不停地低头冲向目标,直到将自己撞得支离破碎,才回想旅程中难以再获得的珍贵。
我们也不可否认这些交通工具带来的发展与成就,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若没有这些快节奏的工具,或许你难以看到当今社会发展的盛况;如果只苦于冥想而不去踏出那一步的话,也只是白日梦罢了,再多思虑想法也只会被当做杞人忧天,其实,适当的驻足思考才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生活就像一篇待审的稿子,码上字数,删删减减,看着慢慢增长的数字却不知道堆砌这个数字的成分是否笃实而稳重,当你顿住回看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可以修缮弥补的地方,在下一次码砌的时候笃定地打下那个字,会有不同以往的自信与欣喜。
满纸温言不是指尖不停,不是漫无目的地跳跃,而是思绪与笃定交织的确幸。
(学通社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