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学院为何要迁址靖江?
 
   发布时间: 2014-05-04    浏览次数: 1721
 

  4月9日,记者就我校怀德学院迁址靖江,专访了学校新闻发言人、副校长、党委常委芮国强。以下是有关访谈实录——

  为什么要迁往靖江?

  此次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基于多方面考虑:

  首先,是落实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支持苏中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328日召开的泰州市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上,省教育厅、泰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泰州教育改革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泰州教育现代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并将推进我校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

  其次,也是怀德学院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及长期办学的内在要求。根据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关规定,作为独立学院的怀德学院必须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学生宿舍面积等达到合格规定,其他各类功能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及其内部设施,能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常州市委市政府、武进区委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在西太湖校区规划了怀德学院的基本办学设施。但是,怀德学院接受教育部合格评估可能在今明两年,按照西太湖校区目前的建设进度可能时间上赶不上;更为重要的是,虽然方方面面尽了最大努力,但即使西太湖校区完全建成启用,怀德学院的长期办学依然面临“独立的校园”的缺失。靖江与常州人文相亲,地缘相近,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后,一则在靖江高教园区内15.4万平方米的校舍今年7月即可交付使用,配套基础设施也可在今年8月建设完成,具备了办学的基本条件;二则怀德学院拥有了占地面积683亩的独立完整的校园,从而满足了合格评估的条件,也获得了长期办学和发展的有力支撑。

  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对学校未来发展有何意义?

  此举是学校拓展办学空间、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质量的转型之举。经过36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已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去年召开的常州大学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当前,学校正处于从行业院校向地方高校、从单一的工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后,我们将及时调整优化西太湖校区的功能定位,将结合我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科研基础以及常州市区医院的条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尽快筹建医学院,开展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常州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常州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我校将不断拓宽中外合作办学渠道,与世界知名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引进和吸纳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西太湖校区建设高水平的“校中校”, 实行全英文教育,着力培养商科、艺术、信息、法学等优秀拔尖人才,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为深入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因此,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将进一步拓展学校办学空间,为我校进一步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最终完成向综合性大学的华丽转身提供了可能。

  怀德学院何时搬迁完成?

  根据协议,怀德学院的搬迁将按照“老生在常州、新生到靖江”的原则进行,即自20149月开始,怀德学院每年招收的新生入驻靖江,20149月以前入学的学生继续在常州学习,至20179月完成整体搬迁。

 

  怀德学院教育教学方面有何变化?

  迁往新址后,怀德学院的文凭发放、专业设置、收费标准、招生政策、领导班子目前都没有变化,只是办学场所的变化。原来该学院每年招生1350人,今年的招生计划将适当增加,但需省教育厅审批后确定

                                                     (海霞   月航   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