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新征程

本报讯 8月3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文彰楼报告厅隆重开幕。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永贤,中共常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阎立,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处长梅仕城,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副处长施星国,常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狄志强等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全校236名党员代表参加会议。老领导代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校党委书记史国栋致开幕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浦玉忠同志主持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着力提升教学品质与教育质量,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层次,构建内涵式发展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史国栋书记代表上届党委作了题为《构建内涵式发展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详见二、三版)。
报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及以上更长的一段时期,学校的发展战略总目标是: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致力于追求卓越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不懈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衡量标准上强调事业发展,在发展导向上突出质量效益,在工作推进上体现更高要求:在发展理念上,紧紧围绕“以人为美,育人为本”核心主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发展战略上,紧紧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奋斗目标,实施“三步跨越”战略步骤;在发展方式上,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总要求,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在发展路径上,紧紧围绕“搭建体系、内涵发展”的思路,推动学校系统性内涵式发展。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构建内涵式发展体系,必须重在质量,建立基于多元化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夯实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声誉之基;重在特色,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竞争力之本;重在高效,健全内部治理,完善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结构之谐;重在格调,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强化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之源;重在品质,完善综合保障,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支撑之维。
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中心,切实把握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和新要求;要以深入推进“强基工程”为重点,切实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要以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切实提高干部办学理校能力;要以完善体系为基本方向,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小强代表上届纪委作了题为《围绕中心标本兼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的工作报告(详见四版)。
30日下午和31日上午,各代表团对“两委”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办法(草案)、新一届“两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和上届“两委”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进行审议。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党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常州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常州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校长浦玉忠致闭幕辞。
大会要求各级党组织积极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把各项任务分解、贯彻落实到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与学校发展相吻合、相共振的具体实施方案;各级党组织要把党代会精神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切实把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充分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大会在庄严的《国际歌》声中胜利闭幕。(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