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要闻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会议在常举行

常州大学校报570期发布时间:2023-02-22浏览次数:51

近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六届学术大会政治学与法学专场会议在常州举行。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常州大学承办,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负责具体会议事宜。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江苏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徐之顺,常州大学党委书记陈群、江苏省社科联社联中心主任王淑芬等出席大会,省内外相关高校专家代表160余人参加线上线下会议。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海群主持开幕式。

陈群介绍了常州大学和史良法学院办学情况,他指出,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文科快速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会议聚焦省域治理层面,是解读“法治中国”建设的学术研究活动,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生动社会实践,必将在促进学科交流、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科学决策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张新科强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指南和基本遵循。在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离不开全省社科理论界的智慧和力量。社科理论界要发挥智库和思想库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出击;深入了解法治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掌握社情民意,预测趋势,找准对策;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让社科研究走进百姓生活,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基层治理经验的研究总结,揭示规律特征,更好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

徐之顺宣读会议获奖论文名单,与会嘉宾为论文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会议专家主旨报告环节,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优秀教师”、华东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教授胡玉鸿作《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法理诠释》线上主旨报告,他围绕人民群众的尊严感、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指出平等原则与人民群众尊严感密切联系,法治发展要确保人们尊严的实现,要坚持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胡铭作《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线上主旨报告,他回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发展演变,介绍了“诉讼案件量增加,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纠纷层出不穷”等纠纷特点,阐释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纠纷解决的原则,强调了基层治理需要建立环环相扣的司法体系,亟需思考构建形成纠纷解决的体系,发挥纠纷解决的终局作用。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教授张善根作《齐家治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家国视野》线上分享交流,他主要讨论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国问题,从“个体的离家出走”和“国家的去家化”角度分析我国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并从“家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枢纽、打通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和通过“齐家以治国”等方面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塑造。史良法学院教授曹全来教授作《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的逻辑、经验及前景》主旨报告,他从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的原理与逻辑,数字技术嵌入社会治理的难题挑战与经验法则以及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前景展望等部分展开,强调坚持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以人为本统筹安全与发展,实现社会发展中不同位阶价值的协同性,确保技术发展应用与人类价值目标的统一性。

“数字与基层社会治理”主题发言环节,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军锋和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明担任点评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教授杨俊、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沈凌等五位学者分别围绕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探索”“数字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保障”等作主题发言。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主题发言环节,河海大学法学院孙海涛副教授和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高诚刚副教授担任点评人,南通市委党校副教授康丽丽、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智等五位学者分别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协同逻辑及实现路径”“社会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城市社区应急动员中的多元主体互动”等作主题发言。(唐亚岚 刘博 文/图)


X

搜索
您想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