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8日,由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常州大学主办,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承办,新四军纪念馆(盐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协办的“新四军精神与高校红色文化育人高层论坛”在常州大学召开。教育部、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常州市委党史工办和常州大学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来自江苏、安徽、黑龙江和上海等4省(市)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教师代表、新四军纪念馆(盐城)、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沙家浜革命纪念馆的馆长,以及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代表。会议围绕新时代下如何弘扬新四军精神和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质量的主题进行了探讨。
校党委书记陈群在致辞中对与会代表访问常州大学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常州大学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他表示,常州大学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研究工作,今年初,常州大学党委决定把红色文化作为建校三大特色之一,把红色文化贯彻到教书育人的更多环节。希望与各位专家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并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王炳林作了大会主旨发言。他提出,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深入研究和交流红色文化育人经验。他特别强调,高校思政课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故事感染人,发挥好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关键作用。
中央党史研究室一部原副主任、巡视员李蓉阐发了“新四军精神与高校红色文化的培育”,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分析了“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来源、内涵界定及其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价值”。长江学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和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永贵分别就“红色文化的多维阐释”和“红色文化育人与高校思政工作创新”专题展开论述。其他与会代表围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讲好地方红色故事和新四军铁军精神传承等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论坛开幕前,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常州大学正在举办的《中国共产党30种革命精神展》。(卢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