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4日,学校党委常委班子以“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为主题,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六次学习研讨。校领导孙小强、蒋必彪、王卫星、陆锦冲、苏旭平等同志分别作重点发言,校领导史国栋、浦玉忠、陈奎庆、丁建宁、芮国强等同志分别作补充发言。校党委书记史国栋主持学习研讨会。
史国栋同志对学校上一阶段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情况作了简要总结,提出了本次研讨的有关要求。他指出,此次研讨要重点查一查“谋事实不实”、“创业实不实”,看一看是否做到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担当负责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勇气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找一找政绩观不正确、拍脑袋决策、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敢担当、不思进取等。他在补充发言时指出,“谋事创业”要实,体现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内生逻辑关系。“谋事要实”,就是通常所说的“想干事”;“创业要实”,可以理解为“干成事”。要保证谋事创业“不出事”,就必须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他认为,作为高校党委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务必担当主体责任,自觉按照“懂教育的政治家和讲政治的教育家”的双重标准和要求,做到“五谋五有”: 谋划长远,做到心中有数;谋定后动,做到脑中有事;谋如泉涌,做到眼里有活;谋臣如雨,做到手中有牌;谋无遗策,做到落实有果。
浦玉忠同志指出,谋事创业,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人要实在行动层面的具体体现,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落脚点和衡量“三严三实”成效的根本标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当前,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变革与障碍同行。此时论及谋事创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认为,需要回答谋事创业的前提问题——深入调研了解实际是谋事创业的基本前提;需要回答谋事创业的底气问题——有责任担当有创新驱动自然如履平地一马平川;需要回答谋事创业的心态问题——以“严”“实”标准克服浮躁情绪,工作上精益求精;需要回答谋事创业的评价问题——谋事创业实不实师生员工说了算。
(陆先亮)